德语语法学习:名词的阴阳中性的规律探究-【品德德语】

网站首页    德语知识课堂    德语语法学习:名词的阴阳中性的规律探究-【品德德语】

  德语语法学习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德语名词的性究竟有没有规律?对于我们这些学习德语专业学生来说,怎样才能以高效率掌握德语名词的语法性别?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德语语法学习:名词的阴阳中性的规律探究

德语名词阴阳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西方对于名词语法性别的认识,以及德国学者对语法性别指示规律的研究结果,并统计分析专业德语基础教材《当代大学德语》全四册的名词语法性别规律,以供使用此教材的教师和学习者参考。

  对于德语初学者来说,德语名词的语法性别是个让人头痛的大问题:几乎无数的名词(包括复合名词)只被归入三个语法性别——阳性(Maskulinum)、阴性(Femininum)、中性(Neutrum),也就是说,具有同一种性的名词成千上万,那么问题便随之而来: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共同点能使它们在语法上被归为一类?

  一. 《当代大学德语》中的名词语法性别规律分析

  那么,西方学者的观点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发呢?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借鉴哪些理论研究结果?下文将以《当代大学德语》教材为例,分析总结哪些语法性别规律可以应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

  (一)语音规律

  Köpcke(1982)对现代德语中1466个单音节名词的语法性别和语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单音节词多为阳性,而且单词首位辅音越多则是阳性的概率越高”。笔者对《当代大学德语》中的单音节名词也进行了类似的统计分析。单音节名词共375个,其中阳性名词为230个(61%),占了绝大多数,而中性和阴性名词中,有40个可以通过下列词法语义规律记忆,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记忆单音节名词语法词性的负担。

  (二)词法规律

  语音规律主要是针对单音节名词的分析,而对于多音节名词,词法规律则较为起作用。

  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语法词性指示规律里较容易总结出的就是词法规律,比如通过一些词缀,尤其是派生词缀,就可以判断出该词的语法性别。这些规律的特点是符合规律的词量大,例外少,记忆成本小,在关于交流语法词性学习经验的文章和书籍中,这些规律比较多见。由于篇幅原因,笔者在这里只以其中覆盖率较高的规律为例作简要概述。

  指示阴性的词法规律,如:

  a.以非重读央元音/ə/(Schwa)作为尾音音节的名词多为阴性(86%[1]);

  b.带有“-keit,-heit, -ung, -schaft, -ik, -ei, -in, -tion/sion, -tät, -ie”等派生后缀的名词均为阴性;

  c.带有“-a,-enz/anz, -ur”等后缀的外来词多为阴性(99%)。

  指示阳性的词法规律,如:

  a.单音节的名词多为阳性(61%);

  b.以“-er, -el”为尾音音节的名词多为阳性(74%);

  c.由动词去掉词尾-en(有时也伴随着词干元音的变化)所派生出的名词多为阳性(96%);

  d.带有“–er/or,-ist, -ismus, -ling”等派生后缀的名词均为阳性。

  指示中性的词法规律,如:

  a.带有“-chen,-tum, -nis”等派生后缀的名词多为中性(96%);

  b.带有“Ge-”等前缀或“Ge-…-e”等环缀的名词多为中性(88%);

  c.由动词零变化(Nulländerung)派生的名词均为中性;

  d.以“-en”为后缀的非派生名词如非阳性即为中性(几乎各占一半)

  (三)语义规律

  上文提到科普克和祖宾的四个语义原则,在《当代大学德语》的词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体现最明显的是“上下位概念原则”(Prizip der Ober- und Unterbegriffe),尤其在第一册中出现了大量的如衣物、蔬菜、水果、家具等实体名词,这一规律会对初学者记忆此类单词词性有很大的帮助。

  而在语义规律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学习者总结和接受的,是生物个体的语法性别与其自然性别之间的近乎绝对的关系,即女性的、雌性的(weiblich)生物个体的语法性别为阴性,男性的、雄性的(männlich)为阳性。这一规律的效率极高,根据科普克和祖宾的结论,除了个别与贬义模式(abwertende Muster)有关的名词(如das Weib妇女、das Kind小孩、die Tunte娘娘腔、dasWurm可怜虫一样的小孩等)以外,其它绝大部分生物名称都符合这一规律。在《当代大学德语》词汇表中,符合这一规律的生物名词也占绝大多数。

  此外,还有一些常被学习者和教师提到的语义规律,如:

  a.与历法有关的名称名词多为阳性(月份名称、一周七日的名称、一日时段的名称、季节名称等);

  b.地名多为中性;

  c.单位名称多为中性;

  d.英文外来词多为中性;

  e.不同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名称为中性;

  f.酒和汽车的名称多为阳性。

  需要指出的是,符合语义规律的词汇中,其语法性别通常都以最大限度承担着其在各种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语义内容,在某些类别的词汇中,语法性别还体现着人们对其文化的认识,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不同汽车品牌的词性,大部分的汽车品牌或车系都是阳性der Opel , der Ford, der Mercedes,der BMW, der Passat, der Nissan, derTouran。

  我们再看看一少部分车系的词性die Giulia,die Cherry, die Isetta等,这些汽车或是外形女性化或是面对女性客户群设计,都是阴性,不难看出德国人对于汽车行业的男性化文化认知,至于这里的文化认知和品牌词性孰因孰果,是个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是相互作用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词性赋予,相反词性赋予同样在不断强化文化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针对具体词汇讲述一些相关语法性别的语源知识,不仅能够加深并简化学生对词性的记忆,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德语尤其是德国文化的兴趣。德语语法学习,网址:http://www.jc-edu.com/pddeu

2020年5月8日 11:57
浏览量:0
收藏